您好,欢迎来到卓跃国际商务法律顾问有限公司 ! English | 中文版

博物馆文创:要“网红”更要“长红”

发布时间:2023-08-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热”的兴起,相应的文创产品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文创雪糕便是其中之一。全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雪糕凭借着各自的颜值、味道及背后的故事先后“出圈”。例如,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等珍贵文物形象为原型制作成的冰品,在为参观者带来味觉、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保留了博物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成为博物馆参观体验的“点睛之笔”。

 

  博物馆文创雪糕既是食品,又承载着场馆的主题、内容和文化,如何使文创雪糕叫好又叫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下需要“冷”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聚焦产品质量与品牌价值提升,是实现包括雪糕在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长红”的核心要义。

 

  凸显特色 强势“出圈”

 

  文创雪糕的第一次“出圈”,发生在2019年,当时故宫以房檐上的琉璃脊兽为原型,上新了芒果、巧克力、蛋奶、抹茶4种口味的文创雪糕,赢得了不少游客的点赞。

 

  此后,各家博物馆纷纷推出文创雪糕,如山西博物院于2022年推出的“鸮卣”雪糕形象,既醒目又呆萌。通过这款文创雪糕,参观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不少游客特地查阅了“鸮卣”两字的读音和含义。而且,“鸮卣”雪糕的口味是由观众投票选出的。2022年2月,山西博物院文创团队在山西博物院官方公众号上发起了新款雪糕口味投票的活动,最终由参与者从6款口味中投票选出了极具山西特色的葡萄口味与沙棘口味。

 

  如今,随着文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完善,游客们对旅游地特色美食、文化、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融入文物形象的雪糕等文创产品,既契合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又带动了博物馆合理有效“出圈”。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多款文创雪糕再度成为热点,比如融入镇馆之宝铜奔马、彩陶旋涡纹尖底瓶、金饰片等国宝级文物形象的雪糕、甜筒,为文物增添了几分“小清新”气质。

 

  回归理性 自然“降温”

 

  不少博物馆发现,相比于价格,许多年轻游客更容易被文创雪糕的颜值或时尚感吸引,使得文创雪糕从解暑品变成“打卡神器”和“社交零食”。但当这些冰品越来越多后,热度自然会慢慢褪去,尤其对于本地游客而言,复购率并不高。当然,在知名文博景区,对于跨省、市游客而言,购买并拍照的社交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在“万物皆可雪糕”的时代,消费者势必越来越理性,逐渐从看重颜值转向看重性价比。

 

  任何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部分文创雪糕变得不温不火亦属正常现象,并有迹可循。一方面,文创雪糕的生产没有太多技术性壁垒,大多是从博物馆文物、建筑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作为模板,场馆只需与雪糕厂合作即可。同时,雪糕造型大多由硅胶模具定型生产,因此不太会有夹心、脆皮等新工艺出现,主要以牛奶、巧克力、草莓等基础口味为主。另一方面,游客对文创雪糕的需求也存在弹性,因而当一些场馆的文创雪糕在制作上偷工减料、在设计上千篇一律、在内涵上缺乏打动人心的元素时,消费者自然不愿再买单。

 

  创新思路 实现“迭代”

 

  相较之前几年的火热,今年一些文博场馆的雪糕销量似乎后劲不足。究其根本,在于文创冰品本身并非高门槛产品,“同质化”趋势在所难免。在此背景下,除了生产工艺和原料外,最重要的是挖掘博物馆文物元素的 IP价值,加强文物元素转化为雪糕设计的创意性。就文创雪糕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一系列“术”和“道”理应恪守,这也适用于其他文创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运营。

 

  首先,“从藏品中获得灵感”是金科玉律。场馆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是汲取创作灵感的宝库。拥有故事和文化,是很多纪念品成功的前提。要以藏品、展品、建筑等为源头,把文创雪糕在内的文化产品开发作为整个展览策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观众通过享用冰品,将博物馆参观体验留在舌尖、存在心里。

 

  其次,博物馆要将文创雪糕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考虑如何融入想要表达的内涵,在贴近参观者购买需求的同时,让参观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事实上,设立主题特征,是很多纪念品成功的秘诀。因此,可以考虑在目前零散售卖文创雪糕之余,推出系列化产品,满足参观者“集邮”般“打卡”的需求,同时将主题与博物馆的资源优势相结合,而非简单地更换口味。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中共一大纪念馆与光明乳业推出的“光明小红砖”,完美地将红色文化与经典产品相融合。该文创雪糕的创意设计来源于纪念馆的红砖,通过与光明经典冰砖产品相结合,诠释了“经典正当红”。2021年7月,中共一大纪念馆继续推出戴上红色礼帽的“新青年雪糕”,这款雪糕的原型是拥有数十年历史的“光明奇形娃娃”雪糕,将娃娃的咖啡色礼帽变成红色,是对新青年精神的致敬。

 

  最后,进一步提升文创雪糕的实用性,实现文化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同时,在文创雪糕设计过程中,于传统文化中加入现代元素,通过历史与现代的反差、碰撞进行再定义,使产品符合年轻消费者爱玩、爱秀、爱分享的生活态度。此外,一支雪糕如何“跨界”与其他功能相结合,也能够凸显文创雪糕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莫高窟文创雪糕的签子清洗后,是一枚九色鹿书签;江西滕王阁雪糕的签子上,附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杭州西湖“断桥相会”款文创雪糕由两部分组成,还原了白娘子和许仙在断桥相会的场景,情侣们买上一对,合起来即象征着幸福圆满,别有新意。

 

  总的说来,文创雪糕的“出圈”与“降温”,是国内博物馆在迈向公共性进程中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小小缩影。重视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排他性以及性价比、实用性等,注重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功能和 IP运营能力,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和喜好等,皆是以文创雪糕为代表的文创产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术”与“道”。期待通过文创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与“火起来”。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